名句 | 尔来几及一星周,欲绪前功谁与主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家铉翁的《陈子新前后十年叶赞府寮修明学政讲堂成以诗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尔来自那时以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几及(1).达到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道则高矣,美矣,宜若登天然,似不可及也;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?” 清 谭嗣同 《致刘淞芙书》:“至于 宋 之 朱子 , 明 之 陈白沙 ,在声调排偶之中,仍不乏超然自得之致,此诣又何易几及也?” (2).差点赶上;几乎达到。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和凝》:“ 瓌 战败,脱身走,独 凝 随之……已而一骑追 瓌 几及, 凝 叱之不止,即引弓射杀之。” 清 冯桂芬 《致李伯相书》:“河身日益高,岁增几及一尺。” 一星(1).一颗星。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极东一星曰柱下史。”《宋书·符瑞志上》:“赤方中有两星,青方中有一星,凡三星,皆黄色。”参见“ 一星终 ”。 (2).一点儿。 唐 李群玉 《仙明州口号》诗:“半浦夜歌闻盪桨,一星幽火照叉鱼。” 元 孙仲章 《勘头巾》第二折:“这头巾在菜园里埋伏许多时,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,一星儿土渍?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七九回:“你使我八两银子,空吃我这许多时草豆,一星活儿不肯替做,我该白养活你不成?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九:“父亲记否我少时的一夜,黑暗里跑到山上的旗台上去找父亲。一星灯火里,我们在山上下彼此唤着。” (3).衡器上作标记的一个小点。《宋史·律历志一》:“其衡合乐分册一尺四寸,重一钱半,锤重六钱,盘重四钱,初毫至稍,布二十四銖,下别出一星,等五絫。” (4).旧时用银为货币时,常称-钱为一星,即沿衡器上的标记而来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