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文同的《邛州俯听三省堂》 全文: 将欲言治人,必先由正身。 身正人自治,此化行如神。 总总群圣书,论说尤谆谆。 后贤守为法,不敢忘逡巡。 有欲著其迹,更假他物神。 或取几杖明,或用盘盂陈。 或则铭于座,或则书于绅。 此皆贪道者,欲己日夕亲。 涵泳既滋久,盛德光璘璘。 鲁侯相门子,佩义而服仁。 来乘别驾舆,齿发何青春。 开口议政事,条件皆有伦。 春露与秋霜,畏爱其吏民。 尚惧有片缺,不使其质纯。 乃于厅事侧,开轩承甲寅。 题曰三省堂,大构高榜新。 地古物象野,水竹清衣巾。 公暇每居此,寂嘿如隐沦。 冥心以自观,外揣复内循。 一有所不逮,补绽无纤尘。 既已自作诗,文理相彬彬。 宛转示明戒,欲使风俗淳。 愚重侯所存,再拜无辞频。 待己固如此,贤哉君子邻。 常愿此基构,永不罹荆榛。 有坏则请修,使之名不泯。
参考注释冥心(1).泯灭俗念,使心境宁静。《魏书·逸士传序》:“冥心物表,介然离俗,望古独适,求友千龄,亦异人矣。” 唐 修雅 《闻诵法华经歌》:“合目冥心子细听,醍醐滴入焦肠里。” 宋 叶适 《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嵩山崇福宫表》:“迄无显效於盛时,固合冥心於暮齿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一八回:“ 寳玉 自在静室,冥心危坐。” (2).潜心苦思;专心致志。《晋书·隐逸传·辛谧》:“是故不婴於祸难者,非为避之,但冥心至趣而与吉会耳。” 宋 苏舜钦 《诏狱中怀蓝田高先生》诗:“仰首羡飞鸟,冥心思故山。” 明 谢榛 《四溟诗话》卷三:“难者虽紧要,且置之度外;易者虽不紧要,亦当冥心搜句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立宪纪闻》:“自甲午 中 日 一战,而吾国以东海大邦,见败於 扶桑 三岛,知微之士,乃冥心孤往,探索其由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