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四太尉的《作风伯新庙》 全文:周官大宗伯,槱燎祀风师。
 祀典既已载,有庙非淫祠。
 吾乡风伯庙,不知始何时。
 庙当浮玉屿,乡人同祭之。
 会席有烦言,社保成分离。
 爰来作新庙,奕奕东河涯。
 柱石若虎踞,瞻桷如翚飞。
 香火既已分,牲牷交祝釐。
 神保降嘉福,四境风雨时。
 百谷总成熟,报祀千万期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吾乡风伯庙,不知始何时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乡风乡里的风俗;地方风俗。 宋  苏轼 《馈岁》诗:“亦欲举乡风,独唱无人和。” 清  查初白 《除夕恩赐羊鹿》诗:“乡风未敢分僚友,家祭先应荐祖宗。”如:各处各乡风。 (1).乡,通“ 向 ”。趋从教化。指政治上的归顺或对个人的敬仰。《管子·版法》:“万民乡风,旦暮利之。”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,莫不乡风慕义,愿为臣妾。” 宋  王安石 《谢林中舍启》:“乡风有年,修问无所。” (2).乡,通“ 向 ”。指趋向某种风气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 武安侯  田蚡 为丞相,絀 黄  老 、刑名百家之言,延文学儒者数百人,而 公孙弘 以《春秋》白衣为天子三公,封以 平津侯 。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。” 章炳麟 《校文士》:“而后生信其(指 龚自珍 )誑耀,以为巨子,诚以舒纵易效,又多淫丽之词,中其所嗜,故少年靡然乡风。”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何时(1).什么时候。表示疑问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皇天滛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时而得乾?” 唐  韩愈 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诗之六:“寄书 龙城 守,君驥何时秣?”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或问:‘天下何时太平?’” (2).什么时候。表示时间难以确定。 刘大白 《石下的松实》诗:“一棵松树,落下许多松实;不知何时,被压着一块大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