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奸欺巧蒙蔽,精神要昭彻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袁燮的《送赵冶晦之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奸欺亦作“奸欺”。虚伪欺诈。 唐 陆贽 《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》:“乃以一人之听览而欲穷宇宙之变态,以一人之防虑而欲胜亿兆之姦欺。” 唐 韩愈 《送穷文》:“矫矫亢亢,恶圆喜方,羞为姦欺,不忍害伤。”《明史·詹仰庇传》:“乞备覈宜留宜革,并出入多寡数,以杜奸欺。” 章炳麟 《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》:“ 日本 当封建时,算术至疏,顾无隐漏姦欺之患。” 蒙蔽隐瞒真相,欺骗人 蒙蔽群众 蒙蔽舆论 精神(1) 指意识、思维、神志等 精神为之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 (2) 又 俱用精神。 精神复旧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3)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;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(4) 活力;精力 精神饱满 (5) 活跃;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(6) 意志 不挠之精神。——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牺牲精神。 昭彻明彻;清亮。 宋 曾巩 《进太祖皇帝总序状》:“将无以使列圣巍巍之伟跡焜燿昭彻,布在方策。” 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文章五》:“使幽明同一昭彻,圣凡同一归向。” 明 李贽 《礼诵药师经毕告文》:“经声昭彻,佛力随施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