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挚的《代书寄文莹道人》 全文: 白云孤起飞杳冥,光如片玉轻如冰。 出山归山两何意,行止偶然无滞凝。 故人浮舟数百里,得得访我湘江棱。 二十年间四相遇,童颠疏鬓霜各增。 寒斋笑语极微妙,共以身世均鴳鹏。 瞥然去矣不我告,振锡忽借南风乘。 聊一徘徊驻衡岳,遂能放意穷临登。 崔嵬老骸不知倦,软舆蜡屐勤跻升。 穷岩险谷访秘怪,往往清啸猿鸟惊。 长泉落石响寒玉,故意写在朱丝绳。 仰挥云烟敛羽翼,俯听誉毁真蚊蝇。 书来所说谓如此,而惜携手无友朋。 又云吾庐已堪睡,况彼城市尤足憎。 意若欺我在迁谪,故以胜事用夸矜。 嗟如予者安足道,进退大计两未能。 平生雅志在林壑,误落世纷亲缴矰。 悲吟黄鹄慕越客,谢病高居思茂陵。 羡子徜徉类云鹤,顾我拘窘如韝鹰。 故应题诗遍崖壁,曷若寄我勤缄縢。 山童痴立索书去,写此安足倾愁膺。
参考注释云烟 烟气和云雾,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出没于云烟。——明· 顾炎武《复庵记》 羽翼(1) 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(2) 翅膀 俯听(1).俯首而听。 汉 繁钦 《与魏太子书》:“同坐仰嘆,观者俯听,莫不泫泣殞涕,悲怀慷慨。” 唐 岑参 《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》诗:“下窥指高鸟,俯听闻惊风。” 唐 韩愈 《合江亭》诗:“波涛夜俯听,云树朝对卧。” (2).屈尊下听。 许地山 《命命鸟》:“愿勇猛无畏的 阿弥陀 ,俯听恳求接引我。” 頫聽:谓低头而听。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伏櫺槛而頫听,闻雷霆之相激。” 薛综 注:“頫,低头也。” 誉毁称赞和毁谤。 唐 韩愈 《题哀辞后》:“古之道不苟誉毁於人。” 蚊蝇亦作“蟁蝇”。蚊虫苍蝇。亦喻纷扰的世情。 宋 陆游 《喜雨》诗:“蚊蝇敛迹知无地,灯火於人顿有情。” 明 高攀龙 《答赵师书》之四:“世情难调,自古而然……以老师天际真人,俯视世情如蟁蝇,而能为蟁蝇相调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