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依然见尘迹,流恨水滔滔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颂的《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贤述梦诗其间叙卫公事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依然照往常,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尘迹见“ 尘跡 ”。 亦作“尘蹟”。犹陈迹。 唐 羊士谔 《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》之一:“汤沐成尘跡,山林遂寂寥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王希武通判挽词》之一:“堂堂今不见,尘迹自依然。” 清 二石生 《十洲春语》卷下:“佩响些些,尘跡谢繁华。” 流恨犹遗恨。 汉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·第七拍》:“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,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?” 唐 李白 《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》诗:“流恨寄 伊水 ,盈盈焉可穷。” 唐 杜甫 《行次昭陵》诗:“寂寥开国日,流恨满山隅。” 滔滔(1)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(2)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,脸上兴奋得通红。——茅盾《第一阶段的故事》 这使他们骄傲了,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,…。—— 周立波《悼田守尧同志》 年滔滔而自远兮,寿冉冉而愈衰。——《楚辞·东方朔·七谏》 (3) 盛大;普遍 天下滔滔,知我者希。——《新唐书》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,滔滔者皆是,换一个来,何尝会比他好?—— 茅盾《路》 (4) 和暖 滔滔孟夏兮,草木莽莽。——《楚辞·九章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