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禄的《泛清波摘遍·新秋同无言、豹人、二瞻、又百、广陵城西泛舟作》 全文: 玉壶携酒,烟舫冲波,暇日共寻城畔路。 霁花风柳,拂槛排窗看无数。 还时遇,金钗照水,玉佩当歌,几许芳洲游冶女。 乱叶翳蝉,回渚行鸥,触景成趣。 沿洄屡。 更拟遥山舒眺,却值片云催句。 兼带荐爽迎凉,数点疏雨。 情休遽。 睥睨烟际不遥,招提竹边重驻。 听取花宫夕梵,缓缓归去。
参考注释触景见到眼前情景。 元 黄溍 《题清华亭》诗:“触景幽兴多,接物道机熟。” 元 王冕 《金陵行送余局官》诗:“高楼如天酒如海,触景令人生感慨。” 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李青莲诗》:“诗人遇题触景,即有吟咏,岂必皆有所为耶?” 成趣成为散步的场所。趣,同“ 趋 ”。《文选·陶潜<归去来>》:“园日涉以成趣,门虽设而常关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尔雅》曰:‘堂上谓之行,堂下谓之步,门外谓之趋,中庭谓之走。’ 郭璞 曰:‘此皆人行步趋走之处,因以名。’” 逯钦立 校注:“成趣,成趋,成了散步塲所。” 谓自成佳趣。 明 叶盛 《水东日记·庄公瑾书画》:“为人雅淡有高致,日登临山水,所至成趣,遇知己,觴咏竟日。” 阎纲 《论陈奂生》:“信手拈来,涉笔成趣,嬉笑怒骂,皆成文章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