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戴表元的《君莫夸少年一首赠余光远》 全文:君莫夸少年,与我惫者疏。
 我亦尝少年,少年君不如。
 谈谐今已忘,犹有少年余。
 东南山水国,早得飞长裾。
 春园虎丘树,夏槛玉泉鱼。
 吴妍与楚豔,过眼日千车。
 当此秋风凄,游子易欷嘘。
 我时未更事,意气益发舒。
 出门有佳侣,遇胜不得虚。
 惟忧日晷短,当去亦踌躇。
 官曹人所厌,高士不肯居。
 平生纵观处,最在客南徐。
 姻党四面集,彩衣拥安舆。
 停觥待淮蟹,醇甘逮僮胥。
 道路无此愿,此愿胜乡闾。
 自从抹陵归,郁郁不再摅。
 三间风雨屋,僻其荒林墟。
 非君好事者,谁能至吾庐。
 今来建溪上,逢君屡相於。
 行藏且勿问,人世有乘除。
 旧狂我已悔,新锐君当祛。
 男儿不用世,资身在犁锄。
 临风赠君别,劝君惜居诸。
 劝君重桑梓,劝君重名誉。
 岁晚未相忘,频寄山中书。
 
 参考注释过眼(1).经过眼前。喻迅疾短暂。 宋  苏轼 《吉祥寺僧求阁名》诗:“过眼荣枯电与风,久长那得似花红。” 明  冯梦龙 《洒雪堂·宋婆课女》:“嘆过眼时光去渺茫,休得贪閒放。” 清  吴伟业 《赠总宪龚公芝麓》诗:“侧身天地竟何心,过眼风光有谁羡。” (2).过目,略加看视。 宋  李清臣 《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》:“诸书过眼,疑微洞析。兢兢瞿瞿,殆忘寝食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那家人揭开盒盖,请老爷们过眼。” 孙犁 《白洋淀纪事·采蒲台》:“她像很疲累了,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席,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