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岂知大圆镜智中,光光相印无殊境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回銮至白云寺叠辛丑旧作韵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大圆镜智佛的“四智”之一。谓洞照一切的清净真智。 唐 慧能 《坛经·机缘品》:“大圆镜智性清浄,平等性智性无病。” 明 李贽 《与马历山书》:“盖人人各具有是大圆镜智,所谓我之明德是也。” 清 谭嗣同 《仁学》二六:“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,藏识转为大圆镜智矣。”亦省作“ 大圆智 ”。 唐 刘禹锡 《<毗卢遮那佛华藏世界图赞>序》:“《佛説华严经》直入妙觉,不由诸乘,非大圆智不能信解。”参阅《成唯识论》卷十。 光光(1) 没有留下一点头发的 光光的脑壳 (2) 光亮亮的 亮光光 (3) 十分平滑的 光光滑滑 (4) 没留下一文的 输得光光的 (5) 一丝不挂的 脱得光光的 (6) 光明显耀 元功盛勋,光光如彼。——晋· 阮籍《为郑冲劝晋王笺》 相印相投合,相一致。 鲁迅 《集外集·俄文译本<阿Q正传>序及著者自叙传略》:“在我自己,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,将各个分离,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。” 丞相之印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 应侯 因谢病,请归相印。”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乃以相印授 张仪 ,厚赂之。” 唐 韩愈 《桃林夜贺晋公》诗:“手把命珪兼相印,一时重叠赏元功。” 无殊没有特别之处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