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 | 纠弹观俨肃,赞引步趋跄 | 
| 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何儒行的《泮宫丁祀二十四韵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纠弹举发弹劾。《北齐书·赵郡王琛传》:“ 天平 中,除御史中尉,正色纠弹,无所迴避,远近肃然。”《隋书·百官志上》:“皇太子以下,其在宫门行马内违法者,皆纠弹之。”《元典章·刑部九·侵盗》:“御史臺、按察司纠弹之官,知而不举者与犯人同罪。” 清 陈康祺 《燕下乡脞录》卷十四:“盖信 莫公 素学,必不妄相纠弹,故深自引咎也。” 俨肃庄重严肃。 唐 吴兢 《贞观政要·求谏》:“ 太宗 威容儼肃,百僚进见者,皆失其举措。” 赞引(1).赞礼并导引。 唐 郑谷 《入阁书》诗:“对扬称法吏,赞引出宫鈿。” 宋 朱熹 《答吕子约书》:“即其升降馈奠,皆不能知其时节之所宜,虽其赞引之人,亦不闻其告语之声矣。” 元 张光祖 《言行龟鉴·政事门》:“须俟上更衣復坐,以次赞引。”《清史稿·职官志六》:“奉常掌赞引儐导。” (2).指赞礼并导引的人。《隋书·礼仪志七》:“典謁赞引,流外冗吏,通服之,以縵。” (3).引导。《管子·小问》“有赞水者” 唐 尹知章 注:“谓赞引渡水者。” 步趋(1) 步步紧跟 步趋原著,一成不变 (2) 行走(趋:快走) 是故善养身者,使之能逸而能劳,步趋动作,使其四体狃於寒暑之变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 | 
| 随便看 | 
 | 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