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文珦的《山居》 全文: 身寄孤猨野鹤乡,迩来真与世相忘。 东南地阙多流水,西北山高少夕阳。 根有茯苓松色异,土生兰茝藓苔香。 细将万事都思遍,唯有閒居味最长。 肯道山居太寂寥,不妨随分自逍遥。 尽空眼界终无翳,为厌声尘亦去瓢。 菊老尚老存正色,松孤还自有高标。 道人乐地唯如此,说与同流意更消。
参考注释眼界 目力所及的范围,借指见识的广度 窗中缟练舒眼界。——苏轼《和子瞻雪浪斋》 声尘(1).佛教语。六尘之一。《圆觉经》:“善男子:根清浄故,色尘清浄;色清浄故,声尘清浄。” (2).指世俗的音乐或娱乐等活动。 唐 白居易 《祭崔常侍文》:“辱为僚友三十餘年,又膳部房与公同声尘之游,定胶漆之分。” 宋 范成大 《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》诗:“岂惟背声尘,亦自屏杯酌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和景贤又四绝》之一:“年来世事已参商,但有声尘尚未忘。” (3).指名声。 南朝 梁 刘孝标 《自序》:“余声尘寂寞,世不吾知,魂魄一去,有同秋草。” 宋 李昉 《寄孟宾于》诗:“昔日声尘喧 洛 下,近年诗价满 江 南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