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千岁已枯死,流膏生茯苓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之望的《上李丈尚书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千岁(1) 千年。泛指年代长久 (2) 对天子(皇帝)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,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(3) 对天子(皇帝)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枯死(1).枯萎而死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 太戊 从之,而祥桑枯死而去。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气寿》:“物有为实,枯死而堕;人有为儿,夭命而伤。” 唐 张鷟 《朝野佥载》卷一:“ 终南山 竹开花结子,绵亘山谷,大小如麦。其岁大饥,其竹并枯死。” 明 刘基 《大墙上蒿行》:“炎天六月旱无雨,枝叶枯死随飘风。” (2).指死亡。 刘白羽 《血与水》:“但人绝不能在肉体还活着时而灵魂却已经枯死。” 流膏(1).流脂;流出油脂。 晋 木华 《海赋》:“颅骨成岳,流膏为渊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和蔡仲谋苦热》:“大热曝万物,万物不可逃;燥者欲出火,液者欲流膏。” (2).滋润土壤的雨水。借指恩泽。《管子·度地》:“树以荆棘,以固其地,杂之以柏杨,以备决水,民得其饶,是谓流膏。” 唐 李咸用 《同友生春夜闻雨》诗:“此时童叟浑无梦,为喜流膏润穀芽。” 茯苓一种多孔菌的菌核。可供食用或作中药。有渗湿利水、益脾和胃、宁心安神等功用。可治小便不利、水肿胀满、痰饮咳逆、泄泻、遗精、淋浊、惊悸、健忘等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