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昔为副使不理事,待罪且免忧人忧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禹偁的《对雪示嘉佑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副使(1).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副使 王然于 、 壶充国 、 吕越人 驰四乘之传,因 巴 蜀 吏币物以赂 西夷 。”《清史稿·职官志六》:“ 光绪 元年,定出使制,命侍郎 郭嵩燾 使 英 ,翰林院侍讲 何如璋 使 日本 ,京卿 陈兰彬 使 美 日 祕 国,俱置副使。” (2).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。《旧唐书·职官志三》:“节度使一人,副使一人。”《宋史·职官志十》:“巡幸,有行宫都部署,行宫有三司使、副使、判官、行宫使、都监。”《明史·职官志四》:“﹝按察司﹞副使、僉事,分道巡察。” 理事(1) 理事会的成员 (2) 代表团体行使职权并处理事务的人员 待罪(1) (2) 旧时官吏常怕因失职而获罪,使以待罪为自己供职的谦词 臣无功窃宠,待罪河东。(当时季布任河东守。)——《史记·季布传》 (3) 等候治罪 待罪于朝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传》 忧人(1).忧虑他人。 (2).心情忧伤的人。《乐府诗集·杂曲歌辞二·伤歌行》:“忧人不能寐,耿耿夜何长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东门行》:“丝竹徒满坐,忧人不解颜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