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韦应物的《酒肆行》 全文:豪家沽酒长安陌,一旦起楼高百尺。
 碧疏玲珑含春风,银题彩帜邀上客。
 回瞻丹凤阙,直视乐游苑。
 四方称赏名已高,五陵车马无近远。
 晴景悠扬三月天,桃花飘俎柳垂筵。
 繁丝急管一时合,他垆邻肆何寂然。
 主人无厌且专利,百斛须臾一壶费。
 初醲后薄为大偷,饮者知名不知味。
 深门潜酝客来稀,终岁醇醲味不移。
 长安酒徒空扰扰,路傍过去那得知。
 
 参考注释终岁 一年到头 终岁不闻丝竹声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终岁勤苦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 醇醲亦作“ 醇浓 ”。1.酒味浓厚甘美。 汉  焦赣 《易林·艮之谦》:“黍稷醇醲,敬奉山宗。” 宋  苏轼 《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嘱戏用其韵答之》:“惟思近醇醲,未敢窥璨瑳。” 清  魏源 《江南吟》之八:“阿*芙*蓉,阿*芙*蓉,产海西,来海东。不知何国香风过,醉我士女如醇醲。” (2).喻富贵尊荣。 明  徐渭 《涉江赋》序:“然合前赋而观之,诚见其嗜醇醲而姑言寂寞也。” (3).风气淳朴敦厚。 晋 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不鬻邪而豫贾,著驯风之醇醲。”《旧唐书·儒学传序》:“ 高宗 嗣位,政教渐衰,薄於儒术,尤重文吏。於是醇醲日去,华竞日彰,犹火销膏而莫之觉。” (4).谓气味、滋味、韵味等纯正浓厚。 宋  文同 《读渊明集》诗:“文章简要惟华衮,滋味醇醲是太羹。”《春风》1981年第4期:“正因为这朵花在 关东 的土地上长大的,它才散发着那么醇浓的土香吧?”《北京晚报》1982.4.23:“她的演唱韵味醇浓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