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杜关的《柴扉杂咏九首·其二》 全文: 吾家古洧水,成都营别巢。 通顺桥西畔,聊以结衡茅。 临流辟柴扉,倚岸横板桥。 一路之字曲,两树矗门高。 引水池其面,架木杓其腰。 佳卉滋其根,恶木诛其条。 何以蔽墙阴,一柳一株桃。 何以翳庭除,一架一葡萄。 此君不可无,修竹何萧萧。 梅竹为妻婢,兰桂森儿曹。 多栽花与果,杂植瓜豆苗。 小屋八*九间,不虞风雨飘。 定目观游鱼,乘兴泛轻舠。 盈盈隔一水,已足避尘嚣。 所惜干戈扰,频年纷驿骚。 世乱贵亦贱,时清穷亦豪。 但使太平期,予乐真陶陶。 即此适吾适,胡为自忧劳。
参考注释流辟亦作“ 流僻 ”。1.放荡邪僻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流辟、邪散、狄成、涤滥之音作,而民淫*乱。”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:“流辟、誂越、慆滥之音出,则滔荡之气、邪慢之心感矣。”《隋书·高祖纪下》:“人间音乐,流僻日久,弃其旧体,竞造繁声,浮宕不归,遂以成俗。” (2).犹流放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余一人其流辟旅於裔土,何辞之有与?” 柴扉柴门。亦指贫寒的家园。 南朝 梁 范云 《赠张徐州稷》诗:“还闻稚子説,有客款柴扉。” 唐 李商隐 《访隐者不遇成二绝》之二:“城郭休过识者稀,哀猿啼处有柴扉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六七回:“长老欣然促马,至庄门外下马,只见那柴扉紧闭。” 清 吴伟业 《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》:“乱后归来桑柘稀,牵船补屋就柴扉。” 洪深 《申屠氏》第三本:“ 方蛟 叫门,柴扉半启,走出一个庄客。” 板桥木板架设的桥。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为斩县梁,聆穿,断城以板桥。” 孙诒让 间诂:“连板为桥,架之城堑以便往来。” 唐 温庭筠 《商山早行》诗:“鸡声茅店月,人跡板桥霜。” 明 蒋一葵 《长安客话·浑河》:“跨河板桥甚敧,行者率猿臂渡,毛骨尽竦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:“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,度过桥去,诸路可通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