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镃的《近诗殊少閒行绿阴下喜成杂言以自勉继此当日》 全文: 去冬诗绝稀,作意待好春。 春至病始甦,强赋情少真。 梅花到海棠,不过数十首。 其间岂无兴,有笔慵开口。 繁逢风日美,心醉人不知。 林间行若狂,藉草或移时。 芳花倏扫踪,转作满园叶。 油然翠欲流,剪若阴初叠。 老夫爱深处,穿树开生路。 香不是风香,吹来复吹去。 扶筇仰面看,青子枝间团。 引客任摘尝,庸讵疑整冠。 閒来坐根石,远望浑无隙。 大似天女机,重重绿萝织。 黄蜂恐我嗔,拟住退逡巡。 向夏吟更懒,却防蜂笑人。 从今当健走,古囊勤抖擞。 莫作苍蝇鸣,常如狮子吼。
参考注释作意(1).着意;加意。 唐 陆龟蒙 《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》诗:“月中若有閒田地,为劝 嫦娥 作意栽。” 宋 陈与义 《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》诗:“君为边城守,作意邀山入窗牖。” (2).指故意、特意。 唐 杜甫 《江头五咏花鸭》诗:“稻粱霑汝在,作意莫先鸣。”《古今小说·闲云庵阮三偿冤债》:“昨日又承他送些小菜来看我,作意备些薄礼,来日到他府中作谢。” 清 王士禛 《寄陈伯玑金陵》诗:“东风作意吹杨柳,緑到 芜城 第几桥?” (3).注意。 唐 蒋防 《玄都楼桃》诗:“红软满枝须作意,莫交 方朔 施偷将。”《新唐书·李绛传》:“帝每閲视,顾左右曰:‘而等宜作意,勿为如此事。’” (4).起意;决意。 唐 张籍 《寄昭应王中丞》诗:“春风 石瓮寺 ,作意共君游。” (5).著作的本意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﹝《书》﹞凡百篇,而为之序,言其作意。” 郭沫若 《孔雀胆·后记》:“在写作时当然也加上了一层作意,现代人所说的主题。” 待好就要;将要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草檄》:“请问元帅 左爷爷 ,待好回营么?”《红楼梦》第六七回:“那 珍大*奶奶 的妺子原来从小儿有人家的,姓 张 ,叫什么 张华 ,如今穷的待好讨饭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