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慕容彦逢的《留题婺州智者寺》 全文: 宿雨虽乍晴,轻云犹出岫。 春深卉木繁,千岩衒芳秀。 谁云山径幽,涓涓响寒溜。 时禽助好音,百啭引鸟脰。 老僧邀客留,蒲帘捲圭窦。 侧耳石鼎傍,蝇声辩汤候。 茶品颇自修,击拂振襟袖。 勤劬爇炉香,挹试殆三嗅。 稍定与之言,飘然出尘垢。 坐久月华生,澄潭明列宿。
参考注释飘然(1) 形容飘摇的样子 (2) 形容轻飘飘像要飞扬的样子 飘然欲仙 (3) 形容心情轻松的样子 出尘(1).超出世俗。 南朝 齐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夫以耿介拔俗之标,萧洒出尘之想,度白雪以方絜,干青云而直上,吾方知之矣。” 前蜀 韦庄 《题安定张使君》:“器度风标合出尘,桂宫何负一枝新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四:“寻声审听,泠然出尘幽韵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陶亢德》:“大札与《人间世》两本,顷同时拜领,讽诵一过,诚令人有萧然出尘之想。” (2).佛教语。脱离烦恼的尘垢。《四十二章经》:“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狱;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,情爱於色,岂惮驱驰?虽有虎口之患,心存甘*伏,投泥自溺。故曰凡夫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。” (3).指出嫁。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不如削髮出尘,可无此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