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或疑造物者,无乃恶投闲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贤的《和陶诗·戊申六月中遇火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或疑(1).怀疑,疑惑。或,通“ 惑 ”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案书》:“世人或疑,言非是伪,论者实之,故难为也。” (2).有人怀疑。 宋 叶适 《湖南运判到任谢表》:“故人玩于存省,或疑无他;医工莫知主名,可谓异疾。” 金 王若虚 《史记辨惑一》:“或疑 孟子 劝 齐 伐 燕 ,《孟子》辨之甚明。而《燕世家》乃云:‘ 孟軻 谓 宣王 曰:此 文 武 之时不可失。’何从得邪?此直以或疑而意之耳。” 造物者特指创造万物的神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伟哉,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:“洋洋乎与造物者游,而不知其所穷。” 宋 苏轼 《答程天侔书》之一:“尚有此身,付与造物者,听其运转,流行坎止,无不可者。”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镜山寺僧》:“心念父忠诚谨厚,何造物者乃不与之后耶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十一:“百忙中为我求安息,造物者!我对你安能不感谢?”《魏书·李彪传》:“生生得所,事事惟新,巍巍乎犹造物之曲成也。” 唐 韩愈 《南山诗》:“还疑造物意,固护蓄精祐。” 叶圣陶 《穷愁》:“造物弃我,竟如此耶?” 无乃表示委婉反问。不是;岂不是 无乃尔是过与。——《论语·季氏》 无乃不可乎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》 投闲亦作“ 投閒 ”。谓置身于清闲境地。 宋 陆游 《入秋游山赋诗》之三:“屡奏乞骸骨,宽恩许投闲。” 明 查士标 《雪后同方宝臣张谐石游北固》诗:“僻性从来厌市闤,投閒山寺岁将残。” 清 钮琇 《觚賸·刘将军》:“某投閒何足惜,独羣马伏櫪思战塲,为可惜耳。” 亦作“ 投间 ”。乘隙;伺机。《东观汉记·桓荣传》:“初 荣 遭仓卒困厄时,尝与族人 桓元卿 俱捃拾,投閒輒诵诗。”《后汉书·延笃传》:“百家众氏,投閒而作。” 李贤 注:“言诵经典之餘,投射閒隙而翫百氏也。” 明 陆容 《菽园杂记》卷五:“ 文庄 叶公 巡抚 两广 时,素与 邱内翰 仲深 不合, 邱 每投间毁之。” 见“ 投闲 ”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