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浮生困局蹙,世路亦艰棘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渊的《京师相善者乡友四人各赋一篇以见其所慕·如愚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浮生语本《庄子·刻意》:“其生若浮,其死若休。”以人生在世,虚浮不定,因称人生为“浮生”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答客》诗:“浮生急驰电,物道险絃丝。” 唐 元稹 《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》诗:“自言行乐朝朝是,岂料浮生渐渐忙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宴赏》:“浮生回首如驰影,能消几度閒愁闷。” 茅盾 《追求》三:“永别了!如梦的浮生,谜一样的人生!” 局蹙形容见识、气量以及文章意境等狭隘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八:“説得来局蹙,不恁地宽舒。” 田北湖 《与某生论韩文书》:“ 愈 固弗习二氏之书,尤未闻君子之道,故执词发难,局蹙不寧。” 跼蹙:亦作“ 跼踧 ”。亦作“ 跼蹴 ”。 1.徘徊不前貌。 宋 贺铸 《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》诗:“老步失腾驤,短辕甘跼蹙。” 金 赵秉文 《和渊明<饮酒>》:“騏驥驾盐车,跼蹙困中途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过阴山再用前韵和人》:“倚云天险不易过,驌驦跼蹙追风蹄。” (2).不安貌。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皮日休》:“ 巢 ( 黄巢 )惜其才,授以翰林学士。 日休 惶恐,跼踧欲死,未能劫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霍女》:“ 黄 跼踧不自安,而女殊坦坦。” 清 百一居士 《壶天录》卷上:“ 琴仙 闻言,梨花白面,陡泛红霞,不胜跼踧之状。”《隋唐演义》第三六回:“若是 宝儿 心下有私,未免要惊慌,或是面红,或是跼蹴。” 世路指人世的经历 世路风波 艰棘(1).指亲丧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奏弹范缜》:“ 縝 丁罹艰棘,曾不呼门,墨縗景附,颇同先觉。” 唐 赵璘 《因话录·商下》:“余尝闻外族长老説, 林甫 闻功曹名,欲见之,知在艰棘;后闻禫制已毕,令功曹所厚之人导意,请於 萧君 所居侧僧舍一见,遂许之。” (2).困苦,危难。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疑古》:“歷观自古人君废逐,若 夏桀 放於 南巢 , 赵嘉 迁於 房陵 ……语其艰棘,未有如斯之甚也。” (3).犹艰诘。晦涩曲折。 明 屠隆 《与王元美先生书》:“惟 扬子云 好奇,言言艰棘,后世而下,论者为何?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