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《玉泉》 全文:萧晨金山下,濯缨玉泉水。
 十亩清瑶流,分明镜相似。
 金膏时掩映,碧玉相倾委。
 水荇随风翻,靡靡映清泚。
 垂杨夹埼岸,其下多芳芷。
 流为裂帛湖,宛若昆明里。
 湖上多渔村,网罟集沙尾。
 宣宗昔游幸,龙舸兹山趾。
 当年功德寺,荒凉啸山鬼。
 何况芙蓉殿,遗迹皆销毁。
 碧水自东流,弥伤人代驶。
 傥逐五湖舟,去问鸱夷子。
 
 参考注释金膏(1).道教传说中的仙药。《穆天子传》卷一“黄金之膏” 晋  郭璞 注:“金膏,亦犹玉膏,皆其精汋也。”《文选·江淹<杂体诗·效王微“养疾”>》:“水碧验未黷,金膏灵詎緇。” 李周翰 注:“水碧,水玉也。与金膏并仙药。” 唐  李德裕 《二芳丛赋》:“思欲揖金膏而驻魄,扳珠树而輟餐。” (2).喻出类拔萃的人物。 明  宋濂 《送方生还宁海》诗:“昔在词垣时,英材常骏奔。水碧与金膏,价重骇见闻。” 王闿运 《余世松诔》:“盖水碧金膏,非几席之玩;醴泉玉烛,无时日之期。” (3).指磨镜用膏。 唐  王度 《古镜记》:“但以金膏涂之,珠粉拭之,举以昭日,必影彻墙壁。” 唐  白居易 《百炼镜》诗:“琼粉金膏磨莹已,化为一片秋潭水。” 掩映 彼此遮掩,互相衬托 云霞掩映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 明暗之掩映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 依稀掩映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玉相谓纯美如玉的本质。语出《诗·大雅·棫朴》:“追琢其章,金玉其相。” 毛 传:“相,质也。” 晋  张华 《祖道赵王应诏诗》:“禀姿自然,金质玉相。” 南朝  梁  江淹 《知己赋》:“我筠心而松性,君金采而玉相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