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吴节(子甘)的《登仙阜亭》 全文:仙阜孤亭敞,凭高发兴新。
 风帆斜入浦,云树曲通津。
 丹井迷芳草,清池覆绿蘋。
 月明归去近,凉影忽随人。
 
 参考注释丹井(1).丹石之井。 晋  王嘉 《拾遗记·晋时事》:“傍有丹石井,非人所凿……续人髮以为绳,汲丹井之水,久久方得升之水。” (2).炼丹取水的井。 南朝  梁  江淹 《杂体诗·效谢灵运<游山>》:“乳竇既滴沥,丹井復寥泬。” 唐  顾况 《山中》诗:“野人爱向山中宿,况在 葛洪 丹井西。” 清  吴伟业 《送杨怀湄擢临安令》诗:“ 许椽 仙居丹井在, 谢公 游策碧云深。” 芳草(1).香草。 汉 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竹林果园,芳草甘木。郊野之富,号为近 蜀 。” 后蜀  毛熙震 《浣溪沙》词:“花榭香红烟景迷,满庭芳草緑萋萋。” 明  沉鲸 《双珠记·家门始终》:“万古千愁人自老,春来依旧生芳草。” (2).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为此萧艾也。” 王逸 注:“以言往日明智之士,今皆佯愚,狂惑不顾。” 宋  刘攽 《泰州玩芳亭记》:“《楚辞》曰:‘惜吾不及古之人兮,吾谁与玩此芳草?’自诗人比兴,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