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杜柬之的《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》 全文:二仪鼓炉鞴,四山塞气烟。
 岂惟草木焦,坐恐土石然。
 巴峡再不登,逡巡又无年。
 流殍竟何归,卒死填沟渊。
 哆吻魏佛貍,积粟窥淮堧。
 侥幸一水旱,乘饥扰吾边。
 小人不及夕,妄忧杞国天。
 敢谓赫赫楚,而无蔿贾贤。
 
 参考注释二仪(1).指天地。 三国  魏  曹植 《惟汉行》:“太极定二仪,清浊始以形。”《周书·武帝纪上》:“二仪创闢,玄象著明。” 明  王慎中 《游白鹿洞》诗:“境闲百虑空,意愜二仪广。” 清  钮琇 《觚賸·石言》:“二仪之英,五材之精,在地为石,在天为星。” (2).指日、月。 南朝  陈  沉炯 《陈武帝哀策文》:“二仪协序,五纬同符。” 明  王鏊 《震泽长语·象纬》:“二仪运而出没,五纬随而起伏。” 炉鞴亦作“ 炉韛 ”。火炉鼓风的皮囊。亦借指熔炉。 宋 苏轼 《和犹子迟赠孙志举》:“轩裳大炉韛,陶冶一世人。” 元 吴莱 《张氏大乐玄机赋论后题》:“乐工冶卒且深猒其炉鞴鼓铸之劳。” 清 谭嗣同 《仁学》十:“冲盪又非能自主,有大化之炉鞴鼓之。” 清 赵翼 《石女歌》:“化工炉鞴谁能识,一样胚胎摶活脱。” 鑪鞴:1.火炉鼓风的皮囊。亦借指熔炉。 唐 施肩吾 《早春游曲江》诗:“ 羲和 若拟动鑪鞴,先铸 曲江 千树红。” 宋 叶适 《送胡衍道》诗:“众金鑪鞴合,一匠杗桷分。” 清 冯桂芬 《忆樊居制艺序》:“气以举之,神以行之,鑪鞴以鍊之,笙鏞以韵之。” (2).谓冶炼;铸造。 明 唐顺之 《古镜歌》:“埋没土中几何年,大块为工再鑪鞴。” 清 冯桂芬 《吴县学礼器记》:“百材既集,聚众工於一室而课之。斵者、削者、鑪鞴者、绘画者、刮摩摶埴者,左右指挥,按图求合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