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彭汝砺的《寄君时》 全文: 岂不有性灵,稍可学操缦。 公私足忧责,耗蠹几大半。 驰驱寝食废,真自残躯干。 叔兮识至理,真伪不可乱。 读书老不辍,夜坐频达旦。 特立无倚著,刚严实予惮。 岁时有多少,每复愁分散。 顾瞻鹡鸰飞,俛仰发浩叹。 安得桑麻田,谷粟粗可饭。 晨昏侍萱堂,綵服何粲粲。 箴切庶寡尤,诗书恣娱玩。 相从不相离,如彼鸿与雁。
参考注释不有 没有 无所不有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。——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 性灵指人的精神、性格等 操缦操弄琴弦。《礼记·学记》:“不学操縵,不能安弦。” 陈澔 集说:“操縵,操弄琴瑟之弦也。初学者手与絃未相得,故虽退息时,亦必操弄之不废,乃能习熟而安於絃也。” 北周 庾信 《<赵国公集>序》:“若使言乖节目,则曲臺不顾;声止操縵,则成均无取。” 清 张岱 《陶庵梦忆·丝社》:“ 越中 琴客不满五六人,经年不事操縵,琴安得佳?”一说,操缦即今之和弦。 清 黄生 《义府》卷上:“《礼记·学记》‘不学操縵,不能安弦’注,以‘縵’为琴瑟之弦,非也。《周礼》‘磬师’‘教縵乐’注,谓杂声之和乐者也。疏云‘杂弄调和’。按繒无文曰縵,此云雅声,云杂弄,皆谓无文耳。《学记》之‘操縵’即今之和弦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