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的《玉楼春》 全文:燕鸿过后春归去。
 细算浮生千万绪。
 来如春梦几多时,去似朝云无觅处。
 闻琴解珮神仙侣。
 挽断罗衣留不住。
 劝君莫作独醒人,烂醉花间应有数。
 
 参考注释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。 汉  边让 《章华赋》:“罗衣飘颻,组綺繽纷。” 三国  魏  曹植 《美女篇》:“罗衣何飘飘,轻裾随风还。” 唐  杜甫 《黄草》诗:“万里秋风吹 锦水 ,谁家别泪溼罗衣?” 明  周在 《闺怨》诗:“ 江 南二月试罗衣,春尽 燕山 雪尚飞。” 不住(1).不停;不断。 南朝  梁  沉约 《千佛颂》:“不常不住,非今非昔。” 唐  李白 《早发白帝城》诗: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” 宋  岳飞 《小重山》词:“昨夜寒蛩不住鸣,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” 茅盾 《小巫》:“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,不住的点头。” (2)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。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补天》:“﹝伊﹞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,禁不住很诧异了。” 艾蕉 《雨》:“母亲忍不住了,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