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过的《送伯达兄赴嘉禾》 全文: 我生三十馀,忧患恰半生。 飘零万里外,偶存三弟兄。 去去复远别,朔风催客征。 相看各华发,岂免儿女情。 五载卧箕颍,分甘一廛氓。 嗟哉生理拙,口腹不解营。 各逐升斗仕,弹冠愧渊明。 谁知三径荒,聊代十亩耕。 我政牛马走,君乃簿书婴。 壮心已灰槁,焦芽不复萌。 庄舄偶怀越,嗣宗求步兵。 行藏本无意,簪组鸿毛轻。 脱去西风尘,江山照人清。 扁舟五湖月,千里为莼羹。 行著下下考,愿辞赫赫名。 青衫道旁吏,时哉那可争。
参考注释我生(1).我之行为。《易·观》:“六三:观我生进退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我生,我身所动。” 朱熹 本义:“我生,我之所行也。” (2).生我者。指母亲。《后汉书·崔駰传》:“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?悼我生之歼夷。” 李贤 注:“我生,谓母也。” 三十(1).数词。十的三倍。《诗·小雅·无羊》:“三十维物,尔牲则具。”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。” (2).指三十岁。《穀梁传·文公十二年》:“丈夫三十而娶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《戏赠丽人》诗:“自矜心所爱,三十侍中郎。” 唐 崔灝 《赠王威古》诗:“三十羽林将,出身常事边。” (3).指三十年。 唐 权德舆 《古兴》诗:“人生大限虽百岁,就中三十称一世。” 忧患 忧虑、祸患 生于忧患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 半生 人生的一半,半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