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视天民,永祈宝历,垂衣端拱无为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曹勋的《安平乐(圣节)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天民(1).指贤者。因其明乎天理,适乎天性,故称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人之所舍,谓之天民;天之所助,谓之天子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有天民者,达可行於天下而后行之者也。” 宋 陈师道 《理究》:“贤而在下谓之天民,贤而在上谓之天吏。” 明 方孝孺 《林泉读书斋铭》:“匪学奚知,匪行奚臻,主敬立诚,卓为天民。” (2).指人民;普通人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少而无父者谓之孤,老而无子者谓之独,老而无妻者谓之矜,老而无夫者谓之寡,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。”《墨子·非攻下》:“夫取天之人,以攻天邑,此刺杀天民。” 清 魏源 《长沙秋怀》诗之四:“我本赤子一,天民天自育。” 宝历见“ 宝历 ”。 亦作“ 宝歷 ”。指国祚;皇位。《乐府诗集·燕射歌辞三·晋朝飨乐章》:“椒觴再献,寳歷万年。”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虽宝历重升,明命有绍,而独*夫丑纵,方煽京邑。”《魏书·世宗纪》:“朕幼承宝历,艰忧在疚,庶事不亲,风化未洽。” 唐 欧阳詹 《回鸾赋》:“应千年之宝歷,承八圣之重光。” 明 梅鼎祚 《玉合记·赐完》:“玉佩朝元,宝历迎祥。” 垂衣见“ 垂衣裳 ”。 端拱(1).正身拱手。指恭敬有礼,庄重不苟。《庄子·山木》:“﹝ 孔子 ﹞左据槁木,右击槁枝,而歌 猋氏 之风…… 颜回 端拱还目而窥之。”《晋书·隐逸传·张忠》:“冬则緼袍,夏则带索,端拱若尸。”《南史·王球传》:“ 王弘 兄弟贵动朝廷, 球 终日端拱,未尝相往来。” 清 刘大櫆 《下殇子张十二郎圹铭》:“每垂髫自内庭徐徐行至学舍,北向端拱立,长揖乃就坐。” (2).指帝王庄严临朝,清简为政。《魏书·辛雄传》:“端拱而四方安,刑措而兆民治。” 唐 欧阳詹 《珍祥论》:“即虐如 秦皇 ,虽车辙遍于宇内,不如 太宗 端拱於堂上也。” 唐 黄滔 《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》:“以端拱之尊比义,取产泽之灵合符。” (3).谓闲适自得,清静无为。《晋书·阮孚传》:“日月自朗,臣亦何可爝火不息?正应端拱啸咏,以乐当年耳。”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到得无私可克,自有端拱时在。” 无为(1) 道家思想,指要依天命,顺其自然,没必要有所作为 (2)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,不施行刑罚 (3) 不要,不用 无为在歧路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