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赋得南坍北涨(得心字八韵浙江试题)》 全文: 绍海对相峙,江潮自古今。 中亹诚最美,两界幻难谌。 坍涨事无定,北南势有斟。 兴犹山作禦,宁祇岸虞侵。 壬午溜迁后,甲辰水尚深。 筑塘图久计,射弩罢雄心。 无往思不服,斯升祝彼沈。 神祠躬致拜,吁佑愧为钦。
参考注释无往犹言无论到哪里。常与“不”“非”连用,表示肯定。 晋 孙绰 《喻道论》:“意之所指,无往不通。”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。此理非惟不可离,实亦不得而离也。无往而非道,无往而非工夫。” 清 谭嗣同 《仁学》一:“电气即脑,无往非电,即无往非我。” 唐弢 《在生命的浩瀚的海洋里》:“想起他那首以生命写成的诗,这首诗无往不在。” 不服 在诉讼或起诉过程中就法官的裁决或法官主管的某件事 在口头或以书面声明不接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