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庾信的《拟咏怀诗 十六》 全文:横石三五片。
 长松一两株。
 对君俗人眼。
 真兴理当无。
 野老披荷叶。
 家童扫栗跗。
 竹林千户封。
 甘橘万头奴。
 君见愚公谷。
 真言此谷愚。
 
 参考注释愚公谷在 山东省  淄博市 西。 汉  刘向 《说苑·政理》:“ 齐桓公 出猎,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,见一老公而问之曰:‘是为何谷?’对曰:‘为 愚公之谷 。’ 桓公 曰:‘何故?’对曰:‘以臣名之……臣故畜牸牛,生子而大,卖之而买驹。少年曰:牛不能生马!遂持驹去。傍邻闻之,以臣为愚,故名此谷为 愚公之谷 。’” 北魏 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淄水》:“ 时水 又屈而逕 杜山 北,有 愚公谷 。”后以喻隐居之地。 宋  龚鼎臣 《东原录》:“ 徐鉉 题 雷公井 诗,亦曰:‘揜靄 愚公谷 ,萧条羽客家。’” 清  戴移孝 《训子》诗:“已入 愚公谷 ,甘为 郑子真 。”亦省称“ 愚谷 ”。《南史·隐逸传序》:“藏景穷巖,蔽名 愚谷 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