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程公许的《和景韩赠子敬示章韵》 全文: 艳冶昭阳妃,娇好浣妙女。 盛时一转盼,零落委黄土。 彼姝秋胡妇,真节甘独守。 炜炜编简上,芳声乃持久。 我欲呼绪风,酹以一觞酒。 君看涧底松,阅世几寒暑。 丈夫要如此,千载可尚友。 鬼蜮玩阿瞒,何妨掺挝鼓。 平生书王车,一字不堪煮。 忾我左右手,双顾石棱紫。 忍穷学师道,觅句迫徐俯。 横陈味嚼蜡,下笔迅流水。 忆昨涪江滨,对吟夜床雨。 有为轻判袂,愁凭乌皮几。 人生如飞蓬,飘落无定所。 那知锦官城,尊酒又同举。 草玄几垂丝,笔力造化补。 自我交斯人,短翅思决起。 不因得趣同,那觉同心苦。 至今浮山梦,历历西窗语。 斋厨厌苜蓿,尘甑窘禾稆。 忍饥搜枯肠,数息保气母。 何当陪胜赏,一醉诗分取。 终恐吃期期,输君白玉尘。
名句书法欣赏 忍穷学师道,觅句迫徐俯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师道(1).犹师法。指老师的学问或技艺体系。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 望之 奏 衡 经学精习,説有师道,可观览。” 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·师法》:“数十年前,士人多能持师道,以训弟子。” (2).为师之道。《后汉书·桓荣传》:“臣师道已尽,皆在太子,谨使掾臣 氾 再拜归道。” 宋 陈亮 《廷对策》:“后世之所谓明君贤主,于君道容有未尽,而师道则遂废矣。” (3).指师之地位、作用以及尊师之风尚。 唐 韩愈 《师说》:“嗟乎!师道之不传也久矣,欲人之无惑也难矣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曹聚仁》:“古之师道,实在太尊,我对此颇有反感。” 觅句亦作“覔句”。指诗人构思、寻觅诗句。 唐 杜甫 《又示宗武》诗:“觅句新知律,摊书解满牀。” 宋 计有功 《唐诗纪事·刘昭禹》:“﹝ 刘昭禹 ﹞尝与人论诗曰:‘五言如四十箇贤人,著一字如屠沽不得;覔句者,若掘得玉合子,底必有盖。但精心求之,必获其宝。’” 宋 杨万里 《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》:“词场君擅倾城色,诗社儂凋觅句鬚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