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端彦的《醉眠亭》 全文: 人生有出处,两事固希全。 达则都廊庙,致君尧舜前。 声名喧宇宙,指顾生云烟。 不然早晦隐,纵意乐当年。 第一莫如醉,第二莫如眠。 无悔水乡士,子瞻称其贤。 埋照不干世,作亭临清泉。 欢来即痛饮,酣谑竟长筵。 陶陶非假寐,泯绝平生缘。 尽得杯中趣,常为枕上仙。 影从明月照,名任清风传。 愿君遂此志,其乐更相先。 醉无三日醒,欲尽百斛船。 境界如古莽,魂梦游钧天。 莫学不佞者,徇禄遭缠牵。 进无济世志,退无负郭田。 独醒少意绪,寡睡多烦煎。 风波惊性命,鞍马积胝胼。 未得立篱下,应难卧瓮边。 区区为宿仕,短咏愧非妍。
参考注释不佞(1).无口才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 雍 也,仁而不佞。” 邢昺 疏:“佞,口才也。” (2).谦辞,犹言不才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寡人不佞,能合其众而不能离也。” 宋 叶适 《上西府书》:“某不佞,自以为无三者之患而独有忧世之心。” 清 戴名世 《疑解》:“僕不佞,适有类於北宫子。” (3).用作谦称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不佞不能与二三子同心,而以为皆有罪。” 明 高攀龙 《讲义·小引》:“不佞幸从诸先生后,不能无请益之言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章廷谦》:“该堂将我住址写下,而至今不将书目寄来,可见嘴之不实,因此不佞对之颇有恶感。” 徇禄营求俸禄。指出仕。《文选·谢灵运<登池上楼>诗》:“徇禄反穷海,卧痾对空林。” 张铣 注:“徇,求也。” 缠牵束缚牵制。 晋 左思 《招隐》诗之二:“结綬生缠牵,弹冠去埃尘。” 唐 武元衡 《旬假南亭寄熊郎中》诗:“如何无碍智,犹苦病缠牵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