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佘翔的《送陈尧勋之浙为其先宪副公乞铭姚太史》 全文: 瑟瑟秋风候,问君何所之。 君行双泪下,生别非所悲。 忆昔趋庭训,谆谆礼与诗。 定省朝还夕,为乐长在兹。 一旦风木摧,哀哀见无期。 泪尽继以血,殷忧当告谁。 独有太史铭,可以不朽为。 怀刺走千里,间关岂所知。 鸿雁声嗷嗷,浮云东南驰。 白马萧萧鸣,且当从此辞。 我闻重恻恻,掩泣一相持。 槜李在何方,山川路逶迤。 明发担簦去,严霜途中逵。 伤哉孝子心,金石坚不移。 太史秉直笔,文章光陆离。 千载一知己,临风涕涟洏。 君负青云姿,显扬会有时。 行矣重自爱,莫忘倚门思。
参考注释千载千年。形容岁月长久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於是羣臣乃盛陈‘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,千载同符’。” 唐 韩愈 《歧山下》诗:“自从 公旦 死,千载閟其光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三年丧》:“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,力阻浮议,使千载之陋,更於一旦。” 知己(1) 了解、赏识自己 (2)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莫愁前路无知己。——唐· 高适《别董大》 (3)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临风迎风;当风。《楚辞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望美人兮未来,临风怳兮浩歌。” 南朝 宋 谢庄 《月赋》:“临风叹兮将焉歇,川路长兮不可越。” 唐 杜甫 《与严二郎奉礼别》诗:“出涕同斜日,临风看去尘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岳阳楼记》:“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皆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九回:“不觉酒涌上来,潸然泪下,临风触目,感恨伤怀。” 苏曼殊 《寄调筝人》诗:“偷尝仙女脣中露,几度临风拭泪痕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五:“我想起我的母亲,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,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。” 涟洏亦作“ 涟而 ”。泪流貌。 汉 王粲 《赠蔡子笃》诗:“中心孔悼,涕泪涟洏。” 南朝 宋 谢惠连 《祭古冢文》:“捨畚悽愴,纵鍤涟而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自叙》:“儻使 平子 不出, 公纪 不生,将恐此书与粪土同捐,烟烬俱灭。后之识者,无得而观,此予所以抚卷涟洏,泪尽而继之以血也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阎罗薨》:“拜已,长跽涟洏而告以故。” 王毓岱 《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》:“南宫风惨怛,西渐泪涟洏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