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神为斯人扶正学,试教梦者一醒然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魏了翁的《题梓潼庙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斯人(1).此人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斯人也,而有斯疾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》诗:“斯人已云亡,草圣秘难得。” 明 刘基 《郁离子·虞孚》:“饮食之人,则人贱之。斯人之谓也。” 李劼人 《天魔舞》第十三章:“说来说去,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。” (2).犹斯民。指人民,百姓。 唐 元结 《与瀼溪邻里》诗:“斯人转贫弱,力役非无怨。”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《<军次实录>序》:“小官等佩读之餘,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,启斯人之聋瞶。” 正学谓合乎正道的学说。 西汉 武帝 时,排斥百家,独尊儒术,始以儒学为正学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 公孙子 ,务正学以言,无曲学以阿世!” 宋 李之彦 《东谷所见·异端》:“士君子莫不知崇尚正学,排斥异端。” 明 宋濂 《凝道记下》:“ 秦 汉 以来,正学失传。” 宋 初 孙复 、 胡瑗 、 石介 以尊 孔子 ,崇《大学》《中庸》,排佛、道为正学。 清 黄宗羲 《宋元学案·泰山学案》:“ 宋 兴八十年, 安定 胡先生 、 泰山 孙先生 、 徂徠 石先生 ,始以师道明正学,继而 濂 洛 兴矣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