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毫发独无媿,情钟骨肉亲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汪炎昶的《哭中齐兄三首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毫发毛发,比喻些许(多用于否定式) 无毫发爽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毫发不爽 无媿见“ 无愧 ”。 情钟情之所聚。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 王戎 丧儿 万子 , 山简 往省之。 王 悲不自胜。 简 曰:‘孩抱中物,何至於此!’ 王 曰:‘圣人忘情,最下不及情;情之所钟,正在我辈。’” 宋 王安石 《题永庆壁有雱遗墨数行》诗:“残骸岂久人间世,故有情钟未可忘。” 宋 陆游 《读唐人愁诗戏作》诗:“我辈情钟不自由,等闲白却九分头。”常用以指男女相爱。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崔丽人》:“余丁卯春三月,衔命 陕 右,道出 蒲东 普救 之僧舍,所谓西厢者,有 唐 丽人 崔氏 女遗照在焉。因命画师 陈居中 绘模真像,意非 登徒 之用心,迨将勉情钟始终之戒。” 骨肉亲指血统关系亲密的家人,如父母子女、兄弟姊妹等。 唐 杜甫 《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》:“去年行宫当太白,朝廻君是同舍客,同心不减骨肉亲,每语见许文章伯。” 明 刘基 《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》诗:“岂无骨肉亲?太半生死隔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