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灼的《次韵子春》 全文:微风书度疏竹,书青灯照孤影。
 起寻千载书,坐对一夕永。
 念昔走京师,噉蔗入佳境。
 注传拟杜癖,说诗配康鼎。
 讵识豹雾深,但爱虎文炳。
 荐绅满朱紫,人物称袖领。
 经义有寸长,富贵在食顷。
 弹冠欲慕贡,洗耳宁思颍。
 自从书林骑,来污金华省。
 几年强求活,百事付幽屏。
 慵便麈柄闲,病怯牛衣冷。
 借书试探讨,掩关谢驰骋。
 新闻渺无得,旧学粗可整。
 铅笔伴曹褒,虮{上迅去辶下虫虫}欺王猛。
 自怜亡奇者,才拙乃素禀。
 誓为漫浪叟,毕此须臾景。
 升沉岂殊致,行止贵深省。
 嘉言谁起予,虚心期一请。
 
 参考注释京师 帝王的都城 自京师来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元济诣京师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赴举京师。——宋·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 自京师乘风雪。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记》 噉蔗(1). 南朝  宋 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 顾长康 噉甘蔗,先食尾。人问所以,云渐至佳境。”后以“噉蔗”形容初时乏味而以后渐入佳境的状况。 唐  韩愈 《答张彻》诗:“初味犹噉蔗,遂通斯建瓴。” 宋  王安石 《次韵酬宋玘》之四:“美似狂酲初噉蔗,快如衰病得观涛。” 孙中山 《<民权初步>自序》:“若以习练演试而治此书,则将如噉蔗渐入佳境,一旦贯通,则会议之妙用,可全然领略矣!” (2).形容乏味。 清 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论文·屠赤水文》:“率意师心,託之自然;迺如噉蔗,都无回味。” 佳境 美好的境界 渐入佳境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