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颂的《次韵蒋颖叔同游南屏见惠长篇》 全文:青山横莽苍,万石出南麓。
 古刹表耆阇,高声耸群玉。
 居惟择冈峦,近靡数松竹。
 郡郭路非遥,游人舂不宿。
 陟巘极跻攀,循崖劳伛伏。
 架筒引流泉,跨岭构重屋。
 讲座据妙峰,禅堂对枯木。
 幽寻难屡期,将往谁能独。
 偶逢霜台客,暂驻骢马足。
 联步访丛林,终朝走郊牧。
 相期方外游,顿忘河上曲。
 夷路喜君腾,高阁惭予束。
 更听名理言,俯惬中心欲。
 况已证真常,讵止齐宠辱,愿言挹清风,可用警浮俗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讲座据妙峰,禅堂对枯木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讲座 一种教学形式,多利用报告会、广播等方式进行 汉语拼音讲座 堂对厅堂楹柱上的对联。 明 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内阁三·宰相对联》:“ 江陵公 初赐第於乡,上御笔亲勒堂对曰:‘志秉纯忠,正气垂之万世;功昭捧日,休光播於百年。’” 姚华 《论文后编·目录下》:“其立名也,始仍桃符之称,今成楹联之号,中更门帖,亦云堂对。” 枯木(1).老树;枯树。《管子·度地》:“伐枯木而去之,则夏旱至矣。”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枯木復生,人君亡子。” 南朝  梁  范缜 《神灭论》:“如因荣木变为枯木,枯木之质,寧是荣木之体!” 唐  卢照邻 《行路难》诗:“君不见 长安 城北 渭 桥边,枯木横槎卧古田。”《新唐书·五行志一》:“ 武德 四年, 亳州  老子祠 枯树復生枝叶……占曰:‘枯木復生,权臣执政。’” (2).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。 北周  庾信 《小园赋》:“心则 歷陵 枯木,髮则 睢阳 乱丝。” 宋  范成大 《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》诗:“笑我两枯木,独与三冬期。” (3).指刑具。 唐  高彦休 《唐阙史·秦中子得先人书》:“富室少年列状始末,诉於县官,詰问伏罪,遂寘枯木。” 宋  陶穀 《清异录·肉雷》:“ 来绍 ,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,天禀鷙忍……每肆枯木之威,则百囚俱断,轰响震动一邑,时呼肉雷。” (4).指神主;棺材。 宋  孔平仲 《续世说·直谏》:“今兵士之徒无罪,乃驱之行阵之间,委之锋鏑之下,使肝脑涂地,魂魄无归,令其老父、孤儿、寡妻、慈母望轊车而掩泣,抱枯木以摧心。” 宋  黄庭坚 《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陈氏十娘文》:“惟女面目,永隔枯木。呜呼昊天,忍此荼毒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