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史可程的《映山红慢·咏竹菇》 全文:寒食遗风,才料理、山家妆粔。
 恐玉薤金■,输他珍饷,驼羹麟脯。
 园丁忽报濡仙露。
 遍金谷嗟珊瑚乳。
 论风格托籍。
 ■■■然芝侣。
 藜藿齿、徒诧非常,谩说甚、长生餐苣。
 尽举向、空门击钵,玉版参来钝句。
 晕红真似霞生面,袅风前茜裙斜护。
 提筠篮去。
 摘春情、翠娥应妒。
 
 参考注释晕红中心浓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。 清  纳兰性德 《浣纱溪》词:“一片晕红纔著雨,几丝柔緑乍和烟。” 郭沫若 《瓶》诗之十六:“你赠我的这枝梅花,这样的晕红呀,清香!” 柯灵 《向拓荒者致敬--<阿英散文选>序言》:“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,煨着晕红的烬馀的炭火,用它最后的生命在向人输温送暖。” 真似犹言酷肖(兼指神与形两方面)。 元  蒲道源 《赠传神李肖岩》诗:“画师笔底要真似,妙想乃与天机通。” 生面(1) 指新的局面或形式 别开生面 (2) 〈方〉∶不熟悉的面孔 客厅里坐着一个生面的男子 (3) 加水搅拌过的面;没做熟的面 妈有事,给她和好生面,让她自己擀 茜裙(1).绛红色的裙子。 唐  李群玉 《黄陵庙》诗:“ 黄陵庙 前莎草春, 黄陵 女儿茜裙新。” 元 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一折:“这些时神思不快,妆镜懒抬,腰肢瘦损,茜裙宽褪,好烦恼人也呵!” 清  董俞 《山花子》词:“脉脉柔情怯晓风,茜裙双带綰芙蓉。” (2).指女子。 南唐  李中 《溪边吟》:“茜裙二八採莲去,笑衝微雨上兰舟。” 宋  姜夔 《小重山令·赋潭州红梅》词:“东风冷,香远茜裙归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