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三鬴宦游苦寂寞,百年心迹定分明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孙应时的《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三鬴亦作“ 三釜 ”。1.古代一般年成每人每月的食米数量。《周礼·地官·廩人》:“凡万民之食食者,人四鬴,上也;人三鬴,中也。” 郑玄 注:“此皆谓一月食也。六斗四升曰鬴。” (2).喻菲薄的俸禄。《庄子·寓言》:“ 曾子 再仕而心再化,曰:‘吾及亲仕,三釜而心乐;后仕,三千钟而不洎,吾心悲。’” 宋 王安石 《酬郑闳中》诗:“三釜只知为养急,五浆非敢在人先。” 明 邵璨 《香囊记·逼试》:“事亲未得荣三釜,教子空劳授一经。” 清 柯煜 《述怀》诗:“三釜计不就,五亩遄归休。” 宦游为求官而出游 长卿久宦游,不遂而困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 同是宦游人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寂寞(1) 冷清孤单;清静 寂寞难耐 (2) 静寂无声 百年(1)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百年大计 (2) 指人的一生;一辈子 百年之后,即死了以后 心迹思想与行为;犹心事;心情 分明(1) 清楚(明白)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当分明记之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 (2)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(3) 清楚地划开界限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