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耒的《寄刘伯声》 全文: 别君几何时,人事浩千万。 身如张射侯,忧愁剧强箭。 崎岖走穷县,艰苦君未见。 未知菽水丰,已感霜露变。 羁孤寄穷海,亲友谁吊唁。 析图补冬裘,乞米煮朝饭。 无聊犹自思,援溺固谁愿。 人生不终否,此语非我分。 英雄伏泥涂,暂晦久必现。 如予百不能,理自合贫贱。 岂当议隐显,而有不遇叹。 但思窜山林,远脱人世患。 有田足耕耘,有水足罩仙。 萧然便终老,到死百不问。 平生泥佛祖,久已师壁观。 况将无生禅,下视有为幻。 吾子出群材,千牛有余刃。 行当脱尘埃,鸣佩侍清燕。 高卑各有得,愿勿讥尺鷃。 不有行道人,谁当佐尧舜。 时哉勿自滞,功业在力劝。 握手不可期,此计吾行辨。
名句书法欣赏 未知菽水丰,已感霜露变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菽水豆与水。指所食唯豆和水,形容生活清苦。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 子路 曰:‘伤哉!贫也!生无以为养,死无以为礼也。’ 孔子 曰:‘啜菽饮水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’”后常以“菽水”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。 宋 陆游 《湖堤暮归》诗:“俗孝家家供菽水,农勤处处筑陂塘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高堂称寿》:“入则孝,出则弟,怎离白髮之双亲?到不如尽菽水之欢,甘齏盐之分。” 郁达夫 《再游高庄偶感续成》诗:“只愁母老羣儿幼,菽水蒲编供不周。” 霜露 霜和露水,两词连用常不实指,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 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——宋· 苏洵《六国论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