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孙觉的《题范公堂》 全文: 萧萧狱曹掾,有堂名范公。 岁月益已久,父老传清风。 维时狴牢下,枉直情毕通。 太守异趣舍,挺然不回从。 事事争救之,粉屏记其终。 殆公三年归,字满无所容。 官小俸禄薄,家居率穷空。 卖马以自给,徒行气弥充。 后公在朝廷,搢绅伏其忠。 三黜坐正谏,流离成老翁。 我欲绘公像,置祠狱官中。 公名塞天壤,文字未易工。 不若揭以榜,因之晓愚蒙。 后来仰高山,相与传无穷。
参考注释维时斯时;当时。 明 叶盛 《水东日记·敕词与部奏违异》:“盖维时阁老以权臣自任,不復顾惮,惟其意之所欲为矣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五回:“ 赵堂官 一迭声叫:‘拿下 贾赦 ,其餘皆看守。’维时, 贾赦 、 贾政 ……俱在,惟 宝玉 假説有病,在 贾母 那边打闹。” 狴牢牢狱。 汉 焦赣 《易林·比之否》:“失意怀忧,如幽狴牢。”《旧唐书·刘瞻传》:“两家宗族,枝蔓尽捕三百餘人,狴牢皆满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贺册皇太子表》:“纶綍四出,狴牢一空,率土普天,不胜庆幸。” 明 黄瑜 《双槐岁钞·龚指挥气节》:“时 睿皇帝 归自北狩,尊为太上皇,居南宫,幽闭如狴牢,至穴墙以通饮食。” 枉直曲与直。比喻是非、好坏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·大秦》:“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,人有言事者,即以书投囊中,王至宫发省,理其枉直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酒诫》:“ 于公 聪达,明於听断,小大以情,不失枉直。” 宋 苏辙 《四论熙河边事札子》:“今若不问枉直所在,兴忿恚之师,为必取之计,则 关 陕 兵祸,渐不可知。” 章炳麟 《菌说》:“若专以是非枉直相角,则天下皆恶直丑正者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