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《饯李君亮著作守眉山分韵得翠字》 全文: 天下大峨山,雄秀盘厚地。 山虽不在眉,所在拥空翠。 矫矫三苏公,挹此淑灵气。 文章垂日星,照映盖一世。 李侯起广汉,射策叩丹陛。 褎然出群英,东南蔼名字。 来上著作庭,行入甘泉侍。 胡为把一麾,西归寻药市。 吾闻此州俗,秉法更陈义。 厚德坐镇之,近古翻易治。 君家义概堂,活人百万计。 老亲怀故山,色养谨承志。 还家万里余,赴镇夕可至。 不作题柱骄,岂有昼绣意。 班班老莱衣,人间真乐事。 忠孝无两心,出处固一致。 他日上思君,命驾当不俟。 此别谅非久,毋庸掺征袂。
参考注释褎然亦作“裒然”。1.枝叶渐长貌。 唐 皮日休 《茶中杂咏·茶笋》:“褎然三五寸,生必依巖洞。” (2).杰出貌。 唐 黄滔 《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》:“至 宣宗皇帝 之復其道也,涅而不緇其身也,褎然而出,北游 吴 、 楚 、 梁 、 宋 、 燕 、 秦 ,受具足戒於 幽州 宝刹寺 。”《旧唐书·哀帝纪》:“ 辉王 祚 幼彰岐嶷,长实端良,裒然不羣,予所钟爱。” 姚华 《论文后编·源流》:“观乎《难蜀》、《諫猎》,何异《上林》、《封禪》,此其气息意态,皆泽于古,歌 虞 颂 鲁 ,褎然《诗》、《书》之续也。” 出群犹言出众。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今世之人,行欲独贤,事欲独能,辩欲出羣,勇欲絶众。” 唐 杜甫 《海棕行》:“自是众木乱纷纷,海棕焉知身出羣。” 明 叶宪祖 《鸾鎞记·鎞订》:“只为我才貌出羣,声名播远,京中多少王孙公子,骚人墨客,户外之履常满,笥中之句频投。” 清 采蘅子 《虫鸣漫录》卷二:“某家有小儿,甫六龄,清秀在骨,器宇不凡,性亦矫矫出羣。” 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,博鸡者以义闻东南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 名字1.人的名与字。 2.指姓名。 3.名称;名号。 4.命名;称其名。 5.犹名誉;名声。 6.即名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