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杜浚的《九日一草亭时将与天章别感赋十六韵共用日字》 全文: 秋深雨廉纤,意外晴此日。 薄云虽未归,解散已可必。 危坐伤我怀,雅意不欲出。 欻闻良友招,不待盥漱毕。 登高一草亭,岂在山崒嵂。 幽人先入座,鸣琴未离漆。 盘槅但随时,杯香带橙橘。 暂觉百虑蠲,游从任疏密。 丛菊花故迟,黄蕊苞渐茁。 篱蔓弱迎霜,宛结小红实。 独感薜荔枝,来时侔茧栗。 于今已扶疏,残阴映缃帙。 白头久飘零,俗态如虮虱。 遥遥三令节,过眼亦何疾。 念此动哀肠,匪第忆家室。 怅别方自兹,歌笑忽如失。
参考注释荔枝 一种常绿乔木( Litchi chinensis ),偶数羽状复叶,花小,无花瓣,呈绿白或淡黄色,果实熟时紫红色,果味甘美,营养丰富,是我国特产 茧栗(1).形容牛角初生之状。言其形小如茧似栗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祭天地之牛,角茧栗;宗庙之牛,角握;宾客之牛,角尺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牲茧栗,粢盛香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言角之小,如茧及栗之形也。” (2).借指牛犊。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郊禘不过茧栗,烝赏不过握把。” (3).指植物的幼芽或蓓蕾。 宋 黄庭坚 《寄王定国》诗序:“往岁过 广陵 ,值早春,尝作诗云:……红药梢头初茧栗, 扬州 风物鬢成丝。” 宋 黄庭坚 《食笋》诗:“茧栗戴地翻,觳觫触墙坏。” (4).古以小牛祭祀,因以“茧栗”泛指祭品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朗传》“进封 乐平 乡侯” 裴松之 注引《魏名臣奏》载 王朗 《节省奏》:“既违茧栗慤诚之本,扫地简易之指,又失替质而损文、避泰而从约之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