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慕容彦逢的《蒋颖叔生日》 全文:宗派源流远,家声竹帛垂。
 灵晖钟岳渎,吉梦袭熊罴。
 夙擅乡评美,寻膺国士知。
 文章追往哲,学识判群疑。
 试若穿杨叶,科如摘颔髭。
 绣衣趋观阙,霜简照轩墀。
 谏拂龙鳞逆,身探虎穴危。
 忠猷耸鸳鹭,直气慑狐狸。
 要路淹风鹢,丹心比日葵。
 使台专漕挽,帅阃肃边陲。
 久郁公台望,初还辇毂时。
 缿筒争讼息,囊櫜寇攘衰。
 莲炬惊宵漏,花砖候晓曦。
 暂分方面寄,复演禁林词。
 廊庙先图任,枢衡遂倚毗。
 雍容承昼接,密勿奉畴咨。
 已冠中枢府,犹虚百斛姿。
 两轓将画鹿,五总旧名龟。
 儒效流弦吹,王功镂鼎彝。
 更增箕翼寿,馀庆在庭芝。
 
 参考注释公台古代以三台象征三公,因借指三公之位或泛指高官。《后汉书·胡广传》:“﹝ 广 ﹞自在公台三十餘年,歷事六帝,礼任甚优。” 唐  姚合 《使两浙赠罗隐》诗:“何当 世祖 从人望,早以公台命 卓侯 。” 宋  王君玉 《国老谈苑》卷一:“ 竇仪 自 周朝 以来,负文章识度,有望於时,搢绅许以庙廊之器, 仪 因以公台自许,急於大用。” 宋  周煇 《清波别志》卷中:“ 雷州 司户参军 丁谓 ,顷自书生,获升科第,因缘险佞,据窃公台,贿赂苞苴,盈於私室。” 还辇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班倢伃》:“ 成帝 游於后庭,尝欲与倢伃同輦载,倢伃辞曰:‘观古图画,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, 三代 末主乃有嬖女,今欲同輦,得无近似之乎?’上善其言而止。”后以“还輦”为称颂贤妃之典。 唐  张说 《和丽妃神道碑铭奉敕撰》:“在蒙被之辰,答还輦之问,生可捐於浮假,心犹係於元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