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澹怀堂》 全文: 有身则有心,有心怀必有。 性近习相远,心怀视兹否。 礼义养为悦,刍豢欲斯丑。 权其远近间,要在澹以守。 诸葛云明志,诚为见道纽。
参考注释近习(1).亲近。 汉 东方朔 《七谏·初放》:“斥逐鸿鵠兮,近习鴟梟。” (2).指君主宠爱亲信的人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仲冬之月﹞省妇事,毋得淫,虽有贵戚近习,毋有不禁。”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:“﹝ 孝顺皇帝 ﹞后遭姦伪,威分近习,畜货聚马,戏謔是闻。” 李贤 注:“近习,诸佞倖亲近小人也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得师》:“继世之君,身处尊富,狃于近习,不能周知天下之务。” 相远相异;差距大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” 宋 苏轼 《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》:“ 汉 之与 秦 , 唐 之与 隋 ,其治乱安危,至相远也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赠郑显则序》:“圣贤之文与后世之词,纯驳工拙多寡不大相远也。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论翻印木刻》:“木刻却小品居多,所以翻刻起来,还不至于大相远。” 心怀 居心;心中存有 心怀叵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