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之世的《刘仲安以青山草堂诗见贻寄题一首》 全文: 城里有佳山,沈霾如许久。 浑沦气色疑未分,恰似精华今始剖。 刘郎本自天台流,今来却是云山友。 城郭劳劳到者稀,扪历方知岩岫陡。 前山如揖复如趋,中岭峨然似拱受。 万瓦鳞鳞睥睨间,炊烟几缕萦林薮。 峰头古木不知年,阴森或有精灵守。 閟林黝壑悄无人,偕游必与烟霞耦。 刊木随方借卜居,小构茆亭仅数肘。 镌石磨崖记岁年,我与山灵良匪偶。 岭上白云堪赠谁,缄题为寄中林某。 剩水溪头侬是家,薄有园庐宽似斗。 非无圭山一片翠,望里迢迢隔窗牖。 君今振衣千仞岗,笑我红尘地下走。 纸上分明寄卧游,云关有路何时叩。 看君不是山泽癯,广额棱棱河似口。 暂尔云山狎主盟,它日移文君讶否。
参考注释刊木砍伐树木。《书·禹贡》:“ 禹 敷土,随山刊木,奠高山大川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随行山林,斩木通道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会吟行》:“敷绩 壼 冀 始,刊木至 江 汜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上<宋书>表》:“臣闻 大禹 刊木,事炳《虞书》。” 唐 宋之问 《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》诗:“宗禋仰神理,刊木望川途。” 随方(1).依据情势。《南史·恩倖传论》:“若夫竭忠尽节,仕子恒图,随方致用,明君盛典,旧非本旧,因新以成旧者也。”《新唐书·张献诚传》:“ 献诚 喜功名,为政宽裕,有机略,随方制变,而简廉不逮於文。”《明史·耿炳文传》:“ 炳文 婴城固守,攻甚急,随方御之,不解甲者月餘。” (2).谓按原方位。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太清三年》:“ 仲礼 竟无一言,诸军乃随方各散。” 胡三省 注:“言诸军各随所来之方散去也。” (3).不拘何方;任何方面。 宋 秦观 《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》之二:“到处故应山作主,随方还有月为朋。” 清 吴骞 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问以经语,随方应对,歷歷无误。” 卜居 选择居处 卜居于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