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风篁之下品其韵,时或相然时不然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题宋元明名人画册·其八·仇英竹下听泉》 全文: 参考注释风篁(1).谓风吹竹林。 南朝 宋 谢庄 《月赋》:“若乃凉夜自凄,风篁成韵。” 唐 郑谷 《少华甘露寺》诗:“石门萝径与天邻,雨檜风篁远近闻。” 清 杨焯 《游弁山资福寺呈霞彻师》诗:“一片风篁拥翠微,晚鐘初动白云稀。” (2).指风吹篁竹发出的声响。 明 屠隆 《昙花记·尼僧说法》:“瓶水初澄,炉香正裊,簷角风篁清籟。” (3).即 风篁岭 。岭下 龙井 产名茶。 清 龚自珍 《会稽茶》诗:“茶星夜照 越 江明,不使 风篁 负重名。”参见“ 风篁岭 ”。 下品下等 时或有时;偶尔 断瓦残垣中间时或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。——《第二次考试》 相然相宜;互以为是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所谓无治者,不易自然也;所谓无不治者,因物之相然也。” 宋 苏轼 《和陶连雨独饮》之一:“平生我与尔,举意輒相然。岂止磁石鍼,虽合犹有间。” 不然(1) 不是这样,并非如此 其实不然 (2) 用在句子开头,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不然,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(3) 否则,表转折,不这样做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我得早点去,不然就赶不上大车了 (4) 否则 要去就别迟到,不然,就甭去了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