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鼎的《泣颜回》 全文:秋色已苍苍。
 忽惊看青鬓摧霜。
 心怀悒怏。
 叹威声尚阻荆扬。
 论我兵力最强。
 投鞭可断长江浪。
 须知蕞尔江南地。
 应教反掌沦亡。
 旦老旦:霓裳。
 舞袖对三郎。
 恩承蝶幸身御椒房。
 欢歌燕赏。
 对芳辰谩自凄惶。
 看韶华靡常。
 这浮光倏忽堪惆怅。
 劝吾皇须惜馀阴。
 且优游莫为人忙。
 
 参考注释三郎(1).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,无得立者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三郎,谓中郎、外郎、散郎。” 张守节 正义引《汉书·百官表》:“有议郎、中郎、散郎,又有左右三将,谓郎中,车郎、户郎。” (2). 唐  玄宗 小字。因其排行第三,故称。 唐  郑嵎 《津阳门》诗:“ 三郎 紫笛弄烟月,怨如别鹤呼羈雌。”原注:“内中皆以上为 三郎 。” 宋  马永卿 《懒真子》卷一:“ 三郎 谓 明皇 也。 明皇 兄弟六人,一人早亡,胡 明皇 为太子时,号五王宅。 寧王 、 薛王 , 明皇 兄也, 申王 、 岐王 , 明皇 弟也,故谓 三郎 。” 明  屠隆 《彩毫记·为国荐贤》:“一自 三郎 度曲后,许多天乐在人间。” 郁达夫 《毁家诗纪》:“省识 三郎 肠断意, 马嵬 风雨葬花魁。” (3).泛称排行第三者。《南齐书·陈显达传》:“当世快牛称 陈世子 青、 王三郎 乌、 吕文显 折角、 江瞿曇 白鼻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