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毛滂的《育阇黎房见秋兰有花作》 全文:南风吹露畦,苦菜日夜花。
 同荣有蔓草,托质多长蛇。
 迩来合萧条,凄风寄蒹葭。
 禅房向幽寂,云日暧庭沙。
 竹根逢小春,紫兰茁其芽。
 造物惜鲜荣,宁肯及幽葩。
 偶出白帝恩,未必黄钟家。
 芳馨半孤冷,萧艾终横斜。
 譬如隐君子,悃愊初无华。
 深藏不自献,清芬亦难遮。
 陶翁抱疏韵,对此心忻嘉。
 离骚久相从,浊酒不待赊。
 纫衣濯沧浪,援琴卧烟霞。
 
 参考注释蔓草 爬蔓的草 荒烟蔓草间。——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》序 托质寄身﹔托体。  长蛇(1).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名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 大咸之山 无草木……有蛇,名曰长蛇,其毛如彘豪,其音如鼓柝。” 晋  郭璞 《山海经图赞·长蛇》:“长蛇百寻,厥鬣如彘。飞羣走类,靡不吞噬。” (2).泛指大蛇。 唐  韩愈 《咏雪赠张籍》:“岸类长蛇搅,陵犹巨象豗。” (3).喻指贪残凶暴者。 南朝  齐  谢朓 《和王著作<八公山>》:“长虵固能翦,奔鲸自此曝。” 唐  独孤及 《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》:“长蛇稽天讨,上将方北伐。”参见“ 封豕长蛇 ”。 (4).古杂戏的一种。《魏书·乐志五》:“六年冬,詔太乐、总章、鼓吹增修杂伎,造五兵、角觝、麒麟、凤皇、仙人、长蛇……以备百戏。” (5).指 长江 。 太平天囯  洪仁玕 《诸王自述》:“夫 长江 者,古号为长蛇, 湖北 为头, 安省 为中,而 江 南为尾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