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暮烟凝塞土,堠火落天涯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司马光的《游延安宿马太博东馆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暮烟亦作“墓烟”。傍晚的烟霭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慈姥矶》诗:“暮烟起遥岸,斜日照安流。” 唐 王昌龄 《留别郭八》诗:“长亭驻马未能前,井邑苍茫含暮烟。” 前蜀 韦庄 《夜景》诗:“谁家一笛吹残暑,何处双砧擣暮烟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坎坷记愁》:“至 靖 ,暮烟四合矣。” 见“ 暮烟 ”。 火落(1).大火星为夏季南天之标识,因以“火落”谓炎暑消失,初秋来临。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四·周祀五帝歌之九》:“云高火落,露白蝉寒。” 唐 李白 《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》诗:“当君相思夜,火落金风高。” 王琦 注:“火落,大火西流也。” (2).方言。生火煮饭的地方。 艾芜 《回家》:“ 永森嫂 到火落里去洗碗,祖母坐在灯下,拿扇子轻轻地拍着。” 天涯在天的边缘处。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同是天涯沦落人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——元· 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