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皓月浮空,人尽道,端的清圆如璧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纲的《念奴娇(中秋独坐)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皓月犹明月。 南朝 宋 谢庄 《月赋》:“情紆軫其何託,愬皓月而长歌。” 唐 李白 《友人会宿》诗:“良宵宜清谈,皓月未能寝。” 宋 柳永 《倾杯乐》词:“皓月初圆,暮云飘散,分明夜色如晴昼。” 元 郑光祖 《倩女离魂》第三折:“恰微雨初阴,早皓月穿窗,使行云易飞。” 巴金 《灭亡》第二十章:“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。” 端的(1) 果真;确实;果然 (2) 究竟 端的方管营、差拨两位用心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(3) 又 他端的从哪儿来? (4) 底细;缘由;详情 我一问起,方知端的 (5) ——“端的”多见于早期白话 清圆(1).谓声音清亮圆润。 宋 苏辙 《赠杭僧道潜》诗:“赋形已孤洁,发响仍清圆。” 元 杨雯 《宿峡市》诗:“人烟正摇落,楼笛颇清圆。” 明 张居正 《送起居馆讲大宝箴记事》:“又玉音清圆悠远,餘响绕殿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那是一对小酒盅似的黄晶晶的铜器,迭在掌中,可互击作响--叮泠有声,清圆而浏亮。” (2).指清圆之声。 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二六三:“ 道韞 谈锋不落詮,耳根何福受清圆?” (3).谓文辞清新流畅。 宋 苏轼 《新渡寺席上次韵送叔弼坐皆惊叹》:“中有清圆句,铜丸飞柘弹。” 元 戴表元 《<洪潜甫诗>序》:“邇来百年间, 圣俞 、 鲁直 之学皆厌, 永嘉 叶正则 倡四灵之目,一变而为清圆。” 清 陈田 《明诗纪事戊籤·乔世宁》:“五律有 唐 人格意,清圆宛转,不愧作者。” (4).美丽的圆形。用以指荷叶、荷花等。 宋 周邦彦 《苏幕遮》词:“叶上初阳乾宿雨,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