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《鼓楼舖醉歌》 全文:书生迫饥寒,一饱轻三巴。
 三巴未云已,北首趋褒斜。
 匆匆出门去,裘马不复华。
 短帽障赤日,烈风吹黄沙。
 俶装先晨鸡,投鞭后昏鸦。
 壮哉利阆间,崖谷何谽谺。
 地荒多牧卒,往往闻芦笳。
 我行春未动,原野今无花。
 稚子入旅梦,挽须劝还家。
 起坐不能寐,愁肠如转车。
 四方丈夫事,行矣勿咨嗟。
 
 参考注释稚子 幼儿;小孩子 稚子绕膝 旅梦旅人思乡之梦。 唐  张乔 《荆楚道中》诗:“春宵多旅梦,夏闰远秋期。” 唐  韩偓 《午寝梦江外兄弟》诗:“空庭日午独眠觉,旅梦天涯相见迴。” 前蜀  韦庄 《春日》诗:“旅梦乱随蝴蝶散,离魂渐逐杜鹃飞。” 清  陆以湉 《冷庐杂识·改官诗》:“高枕连宵酣旅梦,小牋沿路记归程。” 挽须见“ 挽鬚 ”。 亦作“ 挽须 ”。捋胡须。 唐  杜甫 《北征》诗:“生还对童稚,似欲忘饥渴。问事竞挽鬚,谁能即嗔喝?” 清  黄遵宪 《小女》诗:“小女挽鬚争问事,阿娘不语又牵衣。” 还家(1).回家。《后汉书·臧洪传》:“ 中平 末,弃官还家,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。” 唐  韩愈 《送进士刘师服东归》诗:“还家虽闕短,指日亲晨飱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﹝ 满生 ﹞行至 汴梁  中牟 地方,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,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。” (2).归还农家。 陈残云 《南大门风光·河畔飘起红旗》:“土改的锣鼓声,和贫苦农民‘土改还家’的欢笑声,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,有些人回到家乡,分到了土地,安居乐业搞生产。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六:“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,是财宝还家。” (3).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。 刘澍德 《拔旗》:“附带还有一条:注意不要抛撒,保证颗粒还家。” |